3月5日语文学习内容:
注意:本次训练题需要到老师网站提交作业答案。
方法:
电脑进入www.mgyw123.com,然后在顶栏的目录里找到“在线答题”,点击进入后按要求提交你的答案。
或者用手机答题,手机浏览器进入www.mgyw123.com/zxzy/wap.asp
高考诗歌选择题专项训练
班别: 姓名: 考号:
(一)(2019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二)(2019全国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三)(2019全国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3.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 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 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 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四)(2018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 歌
李 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五)(2018全国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 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看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六)(2018全国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精卫词
王 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老路而且遍体鳞伤。
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七)(2019海南儋州一中月考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渡易水
陈子龙①
并刀②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注】①陈子龙:明末官员、文学家,当时建州女真族统治者已改国号为“清”,对明王朝虎视眈眈。②并刀:并州产的刀,以锋利著称,后常以之指宝刀。
塞上曲
戴叔伦①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注】①戴叔伦:唐代中期著名诗人。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7.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渡易水》是怀古诗,重在抒写诗人由古人古事所触发的思想感情,言近旨远。
B. 《塞上曲》语言质朴,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情壮志,语气坚决,很有气势。
C. 《渡易水》后两句即景抒情,从眼前所见的凄切苍凉之景,引出对国事的隐忧。
D. 《塞上曲》尾句化用典故,却反用其意,这是戴叔伦基于班超爱国精神的升华。
(八)(2019河南南阳一中月考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
侯 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馀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注】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8.下面各项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端良匠画形容”中的“良匠”指的是技术高超的画工。侯蒙戏称画他形貌之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了别人的嘲讽。
B.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与《红楼梦》中“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含义相同。
C. “只疑远赴蟾宫”中,“疑”字写出了侯蒙对未来的忧虑,虽然他志向高远,但现实环境险恶,不知能否施展才华抱负。
D. 《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的意象,但其象征意义略有不同,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三国演义》的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霁 夜①
孔平仲②
寂历③帘栊④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注]①霁:雨后或雪后转晴。②孔平仲:宋代诗人,诗歌以“流丽清整,通畅明快”见长。③寂历:寂静冷清。④帘栊:窗帘和窗牖。
9.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是一项( )
A.古人有悲秋之传统,但也有反其意而用之的,李白之称“秋兴逸”,这首诗在意境塑造和情感传达上也有“秋兴逸”的意味。
B.诗篇以“秋兴”为主题,但不作空泛议论,诗人匠心独运,将过去现在,室内室外的诸种景物融为一体。尤其注意捕捉具体景物,以表现诗人的感受。
C.最先触发作者诗情的,是闯入梦境的墙上响铃。然而诗人先写从帘栊透入室内的月色。即先写醒后所见,次句再写梦醒,这是一种倒叙。
D.作者描写选取了秋月、秋声、秋叶和秋萤等典型意象表现“秋兴”。整首诗景物安排由明朗转向幽暗,明暗的起伏变化成为本诗的诗脉。
(十)(2019成都双流中学月考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六月二十四日夜梦
陆 游
六月二十四日夜分,梦范致能、李知几、尤延之同集江亭,诸公请予赋诗,记江湖之乐,诗成而觉,忘数字而已。
露箬霜筠织短篷,飘然来往淡烟中。
偶经菱市寻溪友,却拣蘋汀下钓筒。
白菡萏香初过雨,红蜻蜒弱不禁风。
吴中近事君知否?团扇家家画放翁。
注:这首诗是宁宗庆元二年陆游在故乡山阴时,据梦中所得而补写,他时年七十二岁,已在家乡闲居多年。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诗人驾着用露箬和霜筠织成的短篷小舟,在淡烟缘绕的江河湖泊中飘然来往。
B. “偶经”“却拣”二语前后呼应,用语灵动自然,补足了首联“飘然来往”之意。
C. 诗人问诸公吴中近事你们知道吗?这写出了诗人在家乡闲居多年后不知国事的苦闷。
D. 陆游的诗作大多抒写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此诗却描写日常生活中的情趣。
(十一)(2020湖北省黄冈中学月考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襄阳怀孟浩然
白居易
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
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
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
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
南望鹿门山,蔼若有馀芳。
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以山水发端,赋中含兴,铺绘出襄阳山水地貌的独特气势,正是青山绿水的灵气孕育了孟浩然的诗作。
B.诗人诵读孟诗,感怀其人,由感怀其人,而旅次襄阳,以追寻孟浩然遗踪。全诗文字清淡简朴,颇有孟浩然气韵。
C.诗人南望鹿门,望得深沉悠远,山林青翠,蔼蔼芬芳,以壮阔淸丽之景将孟浩然的诗风更高一层地表现出来。
D.诗歌由彼及此,由景及人,衔接过渡极为自然,字句之间深蕴对孟浩然的景仰钦敬之心全无萧瑟悲凉之态。
(十二)2020湖南师大附中线上考试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①
白居易
遥夜凉风楚客②悲,清砧繁漏月高时。
秋霜似鬓年空长,春草如袍③位尚卑。
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④得路去何迟。
汉庭卿相皆知己,不荐扬雄⑤欲荐谁?
【注】①此诗是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谈校书应为诗人在朝为官时的同事、朋友。
②楚客,指贾谊。③袍,官袍。④烟霄:喻显赫地位。⑤扬雄,擅长词赋写作,曾被大司马王音推荐。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中的“遥夜”和“凉风”照应了标题中的“秋夜”,点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
B.第二句通过对捣衣声和计时刻漏声的描绘,以动衬静,营造出月夜清幽的氛围。
C.第五句中的“擅名”,指有名声。这句说诗人在词赋方面享有好声名已很长时间了。
D.第六句中的“去何迟”与上句中的“来已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诗人的心绪。
(十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李六景俭自河东令授唐邓行军司马,以诗贺之
白居易
谁能淮上静风波,闻道河东应此科。
不独文词供奏记,定将谈笑解兵戈。
泥埋剑戟终难久,水借蛟龙可在多?
四十着绯①军司马,男儿官职未磋砣。
【注】①着绯:穿红色的官服,唐制:文武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开门见山,交代写作缘起。“谁能”二字看似发问,实为肯定其卓越的才能。
B.颔联正面描写,赞美了李景俭具备“文可治世、武可定邦”的才华,充满敬佩之情。
C.尾联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虽居低位、被贬江州,但仍思报国却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
D.诗歌整体语言风格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真挚地表达了对友人升迁的欣喜之情。
(十四)(2019葫芦岛市第一高中月考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罢郡归洛阳寄友人①
刘禹锡
远谪年犹少,初归鬓已衰。门闲故吏去,室静老僧期。
不见蜘蛛集②,频为佝偻欺。颖微囊未出,寒甚谷③难吹。
濩落④唯心在,平生有己知。商歌⑤夜深后,听者竟为谁?
[注]①此诗为作者被免职而重归故地洛阳后所作。②蜘蛛集:古人认为蜘蛛聚集,寓示着喜事临门。③谷:指谷风,即东风。④濩落:沦落失意的样子。⑤商歌:春秋时宁戚高唱商歌,以引起路过的齐桓公注意,后得到赏识并成就大业。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第一、二句,以“远谪”对“初归”,远谪时的年轻人,归来时已变成了鬓发苍苍的老人,反映诗人这些年来仕途的坎坷与人生的悲辛。
B. 第三、四句,描写了故吏离去、门庭冷落与内室宁静、邀约老僧两个情景,反映诗人因世情冷漠而心灰意冷,便借学禅问佛来寻求寄托。
C. 第五句以“不见”写出诗人一直难遇好事的失意,第六句以“欺”字写出诗人身形佝偻、行动不便的窘况,两句表现诗人的落魄、衰老。
D. 第七句反用毛遂自荐的典故,说自己才学疏浅、未能“脱颖而出”,这是自卑、自责之语;第八句用难以吹走的严寒,暗示内心的悲凉。
E. 全诗紧扣题目展开,先由“罢郡归洛阳”之事起笔,接着写自己归来后的真实境况和切身感受以“寄友人”,于娓娓倾诉中贯注了真情。
(十五)(201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安流亭俟客不至独坐成咏
陆 游
忆昔西征鬓未霜,拾遗陈迹吊微茫。
蜀江春水千帆落,禹庙空山百草香。
马影斜阳经剑阁,橹声清晓下瞿唐。
酒徒云散无消息,水榭凭栏泪数行。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题中的“安流亭”表明地点,“俟客不至”表明了诗人在等朋友,“独坐”则暗示了诗人此时的寂寞之情。
B.首联前一句从回忆过往征战的生活写起,“鬓未霜”三字暗示诗人已老,叙述中寄予了无限的感叹与沧桑。
C.首联后一句写过去之事十分迷茫,在诗人的心中并不留什么痕迹,即使要凭吊过往,也实在是难以回想起来。
D.颈联实写了两个场景:骑着马在斜阳夕照中路过剑阁,而马的影子被拉长;清晨则摇船伴随橹声去瞿唐。
E. 末联写以前与自己在一起喝酒的朋友没有消息,诗人只好在水榭上依栏潸然泪下,抒发情感的同时,也照应了题目。
电脑进入www.mgyw123.com,然后在顶栏的目录里找到“在线答题”,点击进入后按要求提交你的答案。
或者用手机答题,手机浏览器进入www.mgyw123.com/zxzy/wap.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