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考试试卷 > 文章 当前位置: 考试试卷 > 文章

艺术部2024级(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份语文试题

时间:2024-11-10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一、基础知识综合(本题共两部分,12小题42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27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弃(bìng    jìng         )争流

B忸怩niǔ nì   钉(mǎo     jiè    嵘(zhēng)岁月

C廓(1iáo    髓(jǐ suí        虫咬鼠niè

D.掂1iang   歇(jiàn     谣(    磕磕绊(bàn

 2.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红zhú      zhuó      yǒng   护(yōng

B.情jǐng     jìng      liàng   杯(liáng

C动(gǔn      服(gǔn       tāo    滔(tāo

D.狂biāo     宇(huán      hún    热(zhuó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匠人   荫蔽   辐射   酣畅淋漓

B.慰籍   彷徨   脂膏  无所顾忌

C.蕴藏   契机   脉搏   霞蔚云蒸

D.崭新   烟筒  迸涌   不事雕琢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火势蔓延 漫江碧透 轻歌慢舞 漫无边际

B.苍茫大地 沧海桑田 沧海一粟 苍天在上

C.意气风发 意正词严 义形于色 义不容辞

D.嘻笑怒骂 嬉皮笑脸 喜笑颜开 喜怒无常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峥嵘(不平凡、不寻常)岁月  指点(指责)江山    漫(遍布)

B.浪遏(阻止)飞舟            岁月稠()        携来(到来)

C.恰(正值)同学少年          激扬(激浊扬清)    万户侯(此指大军阀、大官僚)

D.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谁主(主宰)沉浮    粪土(粪和土)当年万户侯

 6.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

B.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

C.她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

D.香雪的小木盒呢,因为那是当木匠的父亲为她考上中学特意制作的,它在台儿沟还是独一无二的呢。

 7.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的作品多以二战为背景,反映的是峥嵘岁月中罗马尼亚裔德国人的生活。

②登上仰慕已久的秦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 指点江山,心潮澎湃。

③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小伙子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④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的故事。

⑤当前,全国正在努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应该说,作为寒窗苦读的大学生毅然去创业,无可非议,但要摆摊卖烤脑花,就值得商榷了。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悠远的意境。

A.①③⑥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④⑥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毛泽东同志常用旧体诗来反映现代生活的思想,这些诗也是现代诗歌。如《沁园春·长沙》就是现代诗歌。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

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是中调。

D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这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这一首词的内容。

 9.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雪莱,法国诗人。代表作有诗歌《西风颂》、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

B.《沁园春·长沙》中的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没有多大关系。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

C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是运用现代白话。

D.闻一多提出诗歌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15

草丛里的“纺织娘”“油葫芦”总在鸣叫着提醒她。台儿沟在哪儿?她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再近一些她才看清,那是人,是迎着地走过来的人群。第一个是凤娇,凤娇身后是台儿沟的姐妹们……

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洪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节选自《哦,香雪》)

10.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加点词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天空那么蓝,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

B.中国空间站命名为“天宫”,其基本构型包括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

C.苏轼彰显着他独特的魅力,正如林语堂所说,“苏东坡是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D.“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路的挂过去, 叫作“发扬国光”。

 

11.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的修辞方式,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拟人修辞进行简要分析。6

 

1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若改写成:“她们奔放,热烈地叫着香雪的名字;她们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地笑着。”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6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两部分,7小题33分)

(一)阅读下面三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2小题9分)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红烛      闻一多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吧!烧吧!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峨日朵雪峰之侧    昌耀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的无穷的

山海。石砾不时滑坡,

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啊,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在锈蚀的岩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

13.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沁园春·长沙》里,上阙结尾的设问句,由写景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阙的抒情乐章。

B.《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的雪峰”“太阳”“蜘蛛等意象,营造出凝重而又壮美的氛围。

C.《立在地球边放号》中,关于的句子在诗中出现多次,全诗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描绘了太平洋的浪潮,吟唱了一曲惊心动魄的力的颂歌。

D.《红烛》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14.有人说,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相比,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更具庄严之美,请结合诗歌具体意象进行分析。6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5小题24分)

百合花    茹志鹃

1.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主攻团的团长叫一个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去支援。

2.通讯员撒开大步,一直走在我前面。等我紧走慢赶地快要走近他时,他又蹬蹬蹬地自个儿向前走了。从背后看去,只看到他是高挑挑的个子,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

3.很久没有赶上他,我的双脚胀痛得像火烧。我向他提出休息一会儿后,自己便坐了下来。他也在远远的地方坐下,背向着我,好像没我这个人似的。凭经验,我晓得这一定因为我是个女同志。我着恼地带着一种反抗情绪走过去,面对着他坐下来。他立即张皇起来,局促不安,好像他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4.我们到了包扎所,部队上的被子还没发下来,但伤员流了血,非常怕冷,所以就得向老百姓去借。不一会儿,我借到两条棉絮,一条被子,手里抱得满满的,通讯员从对面走来,两手却是空空的。

5.“怎么,没借到?”我觉得这里的百姓觉悟高,又很开通,怎么会没有借到呢?我有点惊奇地问。

6.“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

7.“哪一家?你带我去。”我估计一定是他说话不对,说崩了。

8.我们走进院子里,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我看她头上已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

9.她拿出来的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10.我手里已捧满了被子,就一努嘴,叫通讯员来拿,没想到他竟扬起脸,装作没看见。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钧,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①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

11.刚走出门不远,就有人告诉我们,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就是她唯一的嫁妆。

12.回到包扎所以后,我就让他回团部去。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了。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13.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乡干部动员了几个妇女帮我们。那位新媳妇也来了,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

14.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我们的总攻还没发起。敌人照例是忌怕夜晚的,在地上烧起一堆堆的野火,又盲目地轰炸,照明弹也一个接一个地升起,好像在月亮下面点了无数盏的汽油灯,把地面的一切都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了。在这样一个“白夜”里来攻击,有多困难,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我连那一轮皎洁的月亮,也憎恶起来了。

15.乡干部又来了,慰劳了我们几个家做的干菜月饼。原来今天是中秋节了。

16.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上面供一副香烛,几碟瓜果月饼。孩子们急切地盼那炷香快些焚尽,好早些分摊给月亮娘娘享用过的东西,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亮堂堂,敲锣买糖,……”或是唱着:“月亮嬷嬷,照你照我,……”我想到这里,又想起我那个小同乡,那个拖毛竹的小伙,也许,几年以前,他还唱过这些歌吧!……我咬了一口美味的家做月饼,想起那个小同乡大概现在正趴在工事里,也许在团指挥所,或者是在那些弯弯曲曲的交通沟里走着哩!……

17.一会儿,我们的炮响了,天空划过几颗红色的信号弹,攻击开始了。不久,断断续续地有几个伤员下来,包扎所的空气立即紧张起来。

18.……

19.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我就把他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作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上匾!”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一张熟悉的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20.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一下子扑在那个东西上……”

21.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灯解开他的衣服,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该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欢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22.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②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23.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24.“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小战士的脸。

(有删改)

15.第21段画线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3分

A.引文省略 B.语意未尽 C.列举省略 D.语言中断

 

16.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小说选材颇具匠心,它是战争小说,却没有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和激烈,而是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前沿包扎所里的故事。

B.这篇小说以“我”的视角叙事写人,不仅巧妙地在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穿针引线,而且将“借被”“献被”的情节连接起来,使结构谨严有序。

C.“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一句表达了通讯员因没借到被子而看不起新媳妇,也为他得知真相后自责埋下伏笔。

D.小通讯员肩上的步枪筒里先前插了几根树枝,后来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小战士的天真、乐观、热爱生活。

17.文中14段画线的句子“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有什么作用?6分

 

18.从细节描写的角度,分析①、②两处画线句中新媳妇内心情感的不同。6分

 

19.请从下列3文学形象中任选一个,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由。要求:不要出现常识性错误,字数在60字以上。6

香雪(《哦,香雪》)通讯员(《百合花》)年轻媳妇(《百合花》)

 

三、理解性默写(本题共6小题15分)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2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与我们学习过的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                                                     同样表达以死明志的决心。

3)《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                                    

4)《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                                                                       

5)《沁园春·长沙》中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                                                                               

6《静女》中,写姑娘故意躲起来,小伙子焦急的句子是                                                                     .

、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沁园春·长沙》,抒发了青年昂扬向上、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

闻一多的《红烛》借“蜡烛”赞扬了“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奉献精神,表达年轻一代的心声。

《峨日朵雪峰之侧》营造了凝重而壮美的氛围,展现了青春之时卑微却强劲的生命力。

《哦,香雪》展现了当“青春”遭遇“远方的世界”时,年轻人所迸发出的用知识改变贫穷、落后,走出封闭的美好愿望。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以上材料给了你关于“青春”怎样的触动与启发?请结合你的经历与体验,以“这样的青春也美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注意叙事与细节描写)。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上一篇:10月25日2024级艺术部周测试题【参考答案】

下一篇:2024年秋季广西示范性高中高一期中考调研测试语文卷

备案ICP编号  |   QQ:46731696  |  地址:灵水路1号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版权所有,授权www.mgyw123.com使用。OK文库 Powered by 55T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