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8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来源于其他网络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掌握一些文言特殊现象的基本规律。 2、熟读课文,培养文言文的语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熟悉课文内容,熟练掌握“能力培养与测试”上的文言基础习题内容。 2、采用多媒体手段,形象展示有关资料。 3、设计话题与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表达阅读感受,交流相互看法,深入探讨陶渊明的形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思考陶渊明的选择,理解他生活的社会环境,把握形象特点。反思陶渊明的精神追求在当下的价值。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翻译文句,掌握课文文言字词句;背诵重点段落。 2、探讨陶渊明的形象,思考陶渊明形象的当下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眄庭柯……”、“倚南窗……” 、“审容膝……”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这些诗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多媒体演示;分组讨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主要内容 分析陶渊明的形象,思考陶渊明的形象在当今的精神价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朗读课文;说一说心中的陶渊明形象;导入。 二、研读课文 主要任务:分析陶渊明的形象 1、探讨陶渊明为什么去做官 课堂讨论:提取文中的信息,说一说陶渊明为什么要去做彭泽令?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以下原因: 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劝:左邻右舍的好人相劝;一个人总不能听不进别人的一句好话吧; 吏德:做官跟有德之人一起做,干一番大事情,当然可以做;做官如果不是跟有德之人一起做,相信陶渊明是不会因家贫而去做官的; 叔情:叔叔陶夔的帮忙;一个人也要领别人的人情,何况是自己的叔叔动用了关系费了好大的劲才办成的; 美酒:酒是诗人陶渊明的最爱啊! 可见,陶渊明去做官是他慎重考虑的结果,他“脱然有怀”,也不是草率决定的。 2、探讨陶渊明为什么辞官 课堂讨论:提取文中的信息,说一说陶渊明为什么要辞去彭泽令?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以下原因: 交病、自役:如果一个人做一件事,整天身心都感到痛苦像坐牢; 怅然:天天像丢了魂似的; 愧:一天到晚心里都觉得惭愧,总觉得对不起自己; 可见,这个人真的是本性不适合做官。他骨子里是道家思想的面向自然,面向田园。 3、小结:这一番经历在陶渊明的心中是感慨许多的,所以回归田园的心情是很真诚的。 4、探讨陶渊明的田园生活 讨论导引:我们看陶渊明回归的路上心情是多么的喜悦和迫切。“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那么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是怎样的情形呢? (1)说一说陶渊明田园住处的房子 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以下情景: “容膝”之家,就是《园田居》诗中描述那“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田园生活十分清贫,与衙署是天壤之别。 (2)说一说想象一下陶渊明田园生活情景之一:室内 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以下情景: 饮酒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 田园的酒可能没有衙署的酒好,但酒中有家的温馨,喝得惬意。 “眄” “ 倚” “ 审”几个动作表情 斜着眼睛,歪着身体,让我们能感受到陶渊明什么样的心情? 随意、闲适、无拘无束、率性而为、自得其乐。 “悦亲戚之情话”和“乐琴书”系列活动 既有读书人的优雅生活,又有乡野邻里之间的纯朴情谊,典型的田园牧歌式生活。 (3)说一说想象一下陶渊明田园生活情景之一:室外 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以下情景: 日渉: 即可以每天出门走一走。看什么?看云,看鸟,累了就休息,有体力了就再走;像云,又像鸟。 春耕:劳动是一种亲近自然最原始的方式。春来耕种,秋来收获。 春游:有车乘车,有船乘船,到那人迹罕至的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清新的空气,葱绿的山林,香气馥郁的山花,树缝中的一缕阳光;听一听幽鸣的泉水声,小鸟的欢叫声。等等。 登高长啸:这是外出游玩的特写镜头。登高远眺,尽览山水秀色;游目骋怀,顿觉心胸畅爽;或心中有所感怀,那就把头扬起来,使出全身的劲来撮嘴长啸,声音又尖又长,像狼嚎。 临水赋诗:这也是外出游玩的特写镜头。走到水边,水映山色,宛如明镜。“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唯有赋诗才能尽情的抒发心中的幽情。 (4)、共同总结陶渊明田园生活的主要特点 物质生活简朴,精神生活富足。每天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与邻帮扶,与山水对话,乐在其中。 5、共同描绘心中陶渊明的形象 教师要让学生感受的陶渊明形象特点: 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陶渊明是一个精神至上主义者,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站在我们的对面我们要仰望且时时怀念的人。 三、延伸思考 1、陶渊明的选择在当下我们怎样看?他的形象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发? 2、由此,你又怎样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3、话题:你是喜欢孔子还是庄子?喜欢屈原还是陶渊明? 四、课文总结 本文学习的三大重点: 1、文言字词句的积累。 2、陶渊明的形象。 3、陶渊明形象引发我们的思考。 五、布置作业 1、完成《培养能力与测试》中的习题。 2、再整理材料写一篇短文《说说陶渊明》,作班级交流。 |
上一篇:《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下一篇:《荆轲刺秦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