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课堂辅导 > 文章 当前位置: 课堂辅导 > 文章

诗歌选择题补充训练题及答案

时间:2020-05-24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首联采用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创造了一个奇妙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

B.颔联写秋风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容颜已衰老,由此生发出时光流逝的感叹。

C.尾联“为君”照应开头,“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诗歌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D.尾联中的“扶病上高台”和杜甫《登高》中的“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情感相似。

1

【答案】D

【解析】D项,“情感相似”错误,此诗表达的是对秋的爱,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而《登高》表达的是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满江红

辛弃疾

敲碎离愁①,纱窗外、风摇翠竹②。人去后、吹箫声断③,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④。

【注】①敲碎离愁:意思是风摇翠竹的响声,把饱含离愁的心都快要敲碎了。②风摇翠竹:宋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③吹箫声断:传说春秋时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筑凤台以居。此用该典,暗指夫婿远离。④阑干曲:栏干的角落。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把“敲碎离愁”倒装在首句,既合韵脚又点明题旨“离愁烦乱”,扣住了读者心弦。

B.在孤寂中倚楼眺望、反复读信的细节,突出了主人公百无聊赖、百般思念的心境。

C.满纸思念也不足以表达写信人的心意,直读得泪珠涟涟,突显了不能相见的痛苦。

D.这是一首缠绵婉约的代言体词,上下阕互相呼应,结尾思妇翘首终日,写尽离愁。

2.

【答案】C

【解析】“满纸思念也不足以表达写信人的心意”错误。“相思意,何时足?”意思是说尽管来信中满纸是相思的文字,却也解除不了读信人相思的煎熬,并不是说来信人的相思之意难以表达。故选C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陈章甫

•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②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③。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④未及家,洛阳行子⑤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注】①本诗为李颀写给友人陈章甫的赠别之作。②陈侯:对陈章甫的尊称。③陈章甫曾应制科及第,却因没有登记户籍,吏部不予录用,经其上书力争,破例录用。陈章甫因此备受天下士子推崇,仕途却坎坷不顺,其也无官场进取之心。④郑国游人:因陈章甫曾隐居在嵩山,河南又是战国郑国故地,故称。⑤洛阳行子:李颀自称,因其曾任新乡县尉,地近洛阳,故名“洛阳行子”。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起笔四句,摹写了“南风大麦黄”“枣花桐叶长”“青山做伴”“嘶马思乡”的送别场景,笔调轻松,情怀旷达,奠定情感基调。

B.诗歌用“虬须虎眉”“大颡”等外貌细节描写,既与上句“立身何坦荡”相呼应,又反衬出陈仕途之险恶坎坷,以实衬虚,构思精巧。

C.诗歌结尾四句,分写行者和送者,一个“未及家”,一个“空叹息”;而末二句以试问语气,想象陈返乡后的境况,有一种泰然处之的豁达。

D.全诗用语轻松,格调豪放,不为失意作苦语,不因离别写愁思,虽为送别之作,但绝无儿女沾巾之态,别具一格。

3.

【答案】B

【解析】B项,“又反衬出陈仕途之险恶坎坷,以实衬虚”错,诗歌写陈章甫相貌堂堂,意在烘托他坦荡无羁、清高自重的形象。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 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 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4

【答案】C

【解析】“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故C错误。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满江红•贺王帅宣子①平湖南寇

•辛弃疾

笳鼓归来,举鞭问、何如诸葛。人道是、匆匆五月,渡泸深入。白羽②风生貔虎噪,青溪路断鼪鼯泣。早红尘、一骑落平冈,捷书急。

三万卷,龙头客③。浑未得,文章力。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金印明年如斗大,貂蝉元自兜鍪出④。待刻公、勋业到云霄,浯溪石。

                                       (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

【注】①王帅宣子:指王佐,王佐字宣子,1179年以潭州知州身份平定陈唄叛乱。②白羽:裴启《语林》云“诸葛武侯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麾三军③龙头客:指科举时代中状元的人,王佐为宋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状元。④貂蝉:指侍从贵臣所着冠上之饰;兜鍪:古时战士的头盔。

5.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笳鼓归来”既描绘了王佐得胜归来时军乐演奏的景况,也照应了本词题目中的“贺”。

B.“貔虎噪”“鼪鼯泣”,巧用比喻和对比,着力表现了我军勇武强大和敌军的不堪一击。

C.“浑未得,文章力”写王佐建功却非凭文章,词人敬佩中也暗含对朝廷不识才的遗憾。

D.“笑驱锋镝”写王佐指挥情状,同“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写周瑜有异曲同工之妙。

5.

【答案】C

【解析】“暗含对朝廷不识才的遗憾”理解错误。原文有“金印明年如斗大,貂蝉元自兜鍪出”,可以见出词人对王佐的期望,而且被任命评定叛乱,可见被皇帝信任。故选C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秦州杂诗(其一)

杜甫

满目悲生事②,因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③秋。

西征问烽火,心折④此淹留。

【注】①此诗是作者携家前往秦州(甘肃天水一带)投奔从侄杜佐和旧友赞公所作。②生事:即生计。③鱼龙、鸟鼠:即鱼龙河、鸟鼠山,代指秦州的山水。④心折:即心惊。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首联“满”字传神,极写悲况之广,“远游”交代路途遥远,绾涉后面的陇山、关隘、鱼龙与鸟鼠。

B.颔联“迟回”“浩荡”一语双关,既写出了秦州山关的地势特征,也流露出了诗人当时复杂的心情。

C.颈联对仗工整,借山水写出了秦州一带的空旷宁静,以此衬托诗人因远游而生难以言状的悲苦情。

D.“心折”二字呼应开篇“悲”字,结构上首尾呼应,情感上引出思虑,战事不断,秦州还能淹留?

6.

【答案】C

【解析】“宁静”不准确,应为“寂寥”;“因远游而生难以言状的悲苦情”以偏概全,不止远游。故选C

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南宋)张榘【注】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满袖尘埃推不去。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

身名多被儒冠误。十载重来漫如许。且尽清樽公莫舞。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

【注】张榘:宋理宗淳祐年间当过句容县县令,宝祐中又曾任江东制置使参议、机宜文字。 前后两次做官,均处于地位卑下的职位。

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上阕是一幅荒村行旅图,秋晨清冷,淡月当空,西风萧瑟,词人单骑独行。

B.尘埃不说“拂”而说“推”,用语新奇自然,极写词人行路的风尘仆仆之状。

C.霜打后,呈羞涩状的黄花,与《声声慢》一词中“满地黄花堆积”中“黄花”所抒情感相同。

D.上片写词人一路所见之景;下片写其到达山居所抒之情,全词情景交融。

7

【答案】C

【解析】“霜打后,呈羞涩状的黄花,与‘满地黄花堆积’中‘黄花’所抒情感相同”说法错误,两首词中“黄花”所抒情感不同。本词是说黄花经过一夜浓霜摧打,尚未抬起头来,似乎有些羞答答、苦涩涩的神态,同时又恰好表现出词人此时的羞愤苦涩的心情。“满地黄花堆积”是说庭院里菊花遍地开放。可是菊花遍地开放,自己却憔悴瘦损,没有心思赏玩采摘,表达了词人内心孤苦无依的凄苦心境。故选C

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暮春

陆游

数间茅屋镜湖滨,万卷藏书不救贫。

燕去燕来还过日,花开花落即经春。

开编喜见平生友,照水惊非曩岁人。

自笑灭胡心尚在,凭高慷慨欲忘身。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退居山阴时所作,时年诗人73岁。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人藏书虽多却不能救贫,仅靠着几间茅屋蔽身,戏谑之语中透着几分失落。

B.颔联点题,诗人借“燕去燕来”“花开花落”这些特征鲜明的事物点明时节。

C.诗人凭高之时仍不失慷慨之气,以一“笑”字显其渴望杀敌报国的豪迈之情。

D.本诗虽题为暮春,但重点不在伤春,而是展现诗人退居后的生活场景与心境。

8.

【答案】C

【解析】“以一‘笑’字显其渴望杀敌报国的豪迈之情”错误,“笑”更多的是一种志向不得伸展的苦笑或自嘲。

故选C

九、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湖南梅花一冬再发偶题于花援

韩偓

湘浦梅花两度开,直应天意别栽培。

玉为通体依稀见,香号返魂容易回。

寒气与君霜里退,阳和为尔腊前来。

夭桃莫倚东风势,调鼎①何曾用不材。

注:①调鼎:语出《尚书》,比喻宰相职位。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一、二句直接点题,诗人把自己比作一冬两开的梅花,表明自己被重新重用是朝廷的栽培。

B.三、四句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视觉、听觉等角度表现腊梅晶莹的姿态以及浓郁的幽香。

C.“夭桃”,艳丽争春的桃花,喻指那些凭借“东风”献媚取宠但是才能平庸的朝廷群小。

D.诗歌以情布局、以景衬情,并用香魂与寒霜、诗人与“不材”构成对比,富有艺术魅力。

9.

【答案】A

【解析】A项,“自己被重新重用是朝廷的栽培”错误,首联写梅花一冬两开是上天的旨意;从尾联分析,此时诗人并没有被任用,是壮志难酬。

十、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节选)

李白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

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

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

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注]。

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

[]严光,字子陵,东汉初隐士。谢客,谢灵运,南朝刘宋时的山水诗人。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开篇概言自己在宫禁中的生活状态,“晨趋”“夕待”正是入官以来的形象写照。

B.三、四句写诗人博览群书,深人钻研其奥妙轻松自如,表达了诗人心情的愉悦。

C.诗人以青蝇比喻那些势利的庸俗小人,而以“阳春白雪”比喻自己的志向情操。

D.这首诗一反李白所常有的奔放激情和奇特想象,语言平实却蕴籍着复杂的情感。

10.B [解析]诗人表面上是写读书的闲情逸致,实际上暗示这快意的读书恰是失意的寄托,反衬出他在翰林院供职时无聊烦闷的心情。

上一篇:刘禹锡《咏史》解读

下一篇:古代诗歌主观题补充训练(含答案)

备案ICP编号  |   QQ:46731696  |  地址:灵水路1号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版权所有,授权www.mgyw123.com使用。OK文库 Powered by 55TR.COM